建设项目名称 |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
||||||||||
建设单位 |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法人代表 |
芦少翔 |
||||||||||
通信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一号17号楼B座 |
||||||||||
联系人 |
李冬梅 |
||||||||||
联系电话 |
18971278921 |
||||||||||
项目性质 |
新建□ 改扩建þ 技改□ |
||||||||||
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 |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初步设计单位 |
/ |
||||||||||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 |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
文号 |
[2013]65号 |
时间 |
2013年1月28日 |
||||||
初步设计审批部门 |
/ |
||||||||||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 |
/ |
||||||||||
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 |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核技术项目投资总概算(万元) |
150 |
环保投资 (万元) |
14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9.3% |
||||||
核技术项目实际总概算(万元) |
150 |
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
13.37 |
8.9% |
|||||||
设计终期生产能力 |
/ |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
/ |
||||||||
本期实际生产总能力 |
/ |
竣工日期 |
/ |
||||||||
项目建设过程简述 |
我公司于1998年至今一直从事X-γ射线现场探伤业务,主要从事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桥梁的无损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作业方式为现场探伤。 公司现有X射线探伤机8台(见附件3),γ射线探伤机目前已全部回收(见附件4),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类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取得湖北省环保厅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附件1)。 |
||||||||||
2.1 项目来源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在原中科院武汉物理所所属武汉长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一号17号楼B座,主要从事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桥梁的无损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作业方式为现场探伤。公司现有专职员工8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各类各级无损检测持证数量220余项次,其中持特种设备无损检测高级(Ⅲ)证8人,高级工程师4人,无损检测专业教授1人,特种设备国家级专家1人,省级专家2人,年检测能力3000余万元。 2012年11月,我公司委托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3年1月28日取得湖北省环保厅对该报告表的批复。 2012年12月27日,我公司延续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鄂环辐证A[0046],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类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关于规范建设单位自主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公司于2017年10月在完成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辐射管理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对照环评报告表和环评批复提出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现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 1日);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2005年12月1日); (7)《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保部令第3号,2008年12月6日); (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23日); (9)《关于规范建设单位自主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环保部环办环评函[2017]1235号,2017年8月3日); (10)《关于加强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湖北省环保厅,鄂环办[2009]75号,2009年12月31日发布; (11)《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17 号,2011 年5月1 日实施; (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 (11)《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 号。 2.2.2 标准与技术规范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 (3)《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1990); (4)《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GB8999-1988); (5)《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 (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7)《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8); (8)《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22448-2008); (9)《危险废物贮存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2.3 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文件 (1)《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11月); (2)《省环保厅关于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湖北省环保厅,2013年1月)。 2.3 调查目的及原则2.3.1调查目的
2.3.2调查原则
(3)坚持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与实地勘察、现场调研、现场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2.4调查方法
2.5 调查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现状及周边环境状况,本次辐射环境验收评价范围为以X、γ探伤机为中心半径100m 的范围。验收的调查范围与环评一致。 2.6 调查因子根据项目的污染特性,确定主要调查因子为X、γ射线,其它污染因子为废显(定)影液和废胶片。 2.7 调查的重点本次调查的重点是项目运营期现场探伤工作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防护的达标情况,探伤工作场所相关防护措施、辐射工作人员防护及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评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2.7.1工作场所的防护 重点调查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成员受X、γ射线的影响程度,调查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辐射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2.7.2辐射工作人员防护 重点调查辐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个人剂量监督情况及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情况等。 2.7.3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重点调查辐射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和落实情况。 本次验收依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同时按照新修订和颁布的《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令 第3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令 第17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令 第18号进行验收。 2.8 验收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a.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b.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 剂量约束值:本项目取2mSv作为职业照射约束值,取0.25mSv作为公众照射约束值。 (2)《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5.1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 5.1.1 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5.1.2 一般应将作业场所中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15μSv/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如果每周实际开机时间明显不同于7h,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按下式计算: =100 /t 式中: ——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沃特每小时(μSv/h); t ——每周实际开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 100——5mSv平均分配到每年50工作周的数值,即100μSv/周。 5.1.3 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X 射线区”警告牌,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5.1.4 现场探伤作业工作过程中,控制区内不应同时进行其他工作。为了使控制区的范围尽量小,X射线探伤机应用准直器,视情况采用局部屏蔽措施(如铅板)。 5.1.5 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设定实体屏障,包括利用现有结构(如墙体)、临时屏障或临时拉起警戒线(绳)等。 5.1.6 应将控制区边界外、作业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2.5μSv/h的范围划为监督区,并在其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5.1.7 现场探伤工作在多楼层的工厂或工地实施时,应防止现场探伤工作区上层或下层的人员通过楼梯进入控制区。 5.1.8 探伤机控制台应设置在合适位置或设有延时开机装置,以便尽可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5.2 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准备 5.2.1 在实施现场探伤工作之前,运营单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实现安全操作。评估内容至少应包括工作地点的选择、接触的工人与附近的公众、天气条件、探伤时间、是否高空作业、作业空间等。 5.2.2 运营单位应确保开展现场探伤工作的每台X射线装置至少配备两名工作人员。 5.2.3 应考虑现场探伤对工作场所内其他的辐射探测系统带来的影响(如烟雾报警器等)。 5.2.4 现场探伤工作在委托单位的工作场地实施的准备和规划,应与委托单位协商适当的探伤地点和探伤时间、现场的通告、警告标识和报警信号等,避免造成混淆。委托方应给予探伤工人充足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工作的安全开展和所需安全措施的实施。 5.3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安全警告信息 5.3.1 应有提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预备”信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 5.3.2 警示信号指示装置应与探伤机联锁。 5.3.3 在控制区的所有边界都应能清楚地听见或看见“预备”信号和“照射”信号。 5.3.4 应在监督区边界和建筑物的进出口的醒目位置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和警告标语等提示信息。 5.4 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5.4.1 周向式探伤机用于现场探伤时,应将X射线管头组装体置于被探伤物件内部进行透照检查。做定向照射时应使用准直器(仅开定向照射口)。 5.4.2 应考虑控制器与X射线管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设备布置,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5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边界巡查与监测 5.5.1 开始现场探伤之前,探伤工作人员应确保在控制区内没有任何其他人员,并防止有人进入控制区。 5.5.2 控制区的范围应清晰可见,工作期间要有良好的照明,确保没有人员进入控制区。如果控制区太大或某些地方不能看到,应安排足够的人员进行巡查。 5.5.3 在试运行(或第一次曝光)期间,应测量控制区边界的剂量率以证实边界设置正确。必要时应调整控制区的范围和边界。 5.5.4 现场探伤的每台探伤机应至少配备一台便携式剂量仪。开始探伤工作之前,应对剂量仪进行检查,确认剂量仪能正常工作。在现场探伤工作期间,便携式测量仪应一直处于开机状态,防止X射线曝光异常或不能正常终止。 5.5.5 现场探伤期间,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直读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个人剂量报警仪不能替代便携巡测仪,两者均应使用。 6.3 现场探伤的分区及检测要求 6.3.1 使用移动式X射线探伤装置进行现场探伤时,应通过巡测确定控制区和监督区。 6.3.2 当X射线探伤装置、场所、被检物体(材料、规格、形状)、照射方向、屏蔽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进行巡测,确定新的划区界线。 6.3.3 在工作状态下应检测操作位置,确保操作位置的辐射水平是可接受的。 6.3.4 在工作状态下应检测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线周围剂量当量率,确保其低于国家法规和运营单位制定的指导水平。 6.3.5 探伤机停止工作时,还应检测操作者所在位置的辐射水平,以确认探伤机确已停止工作。 (4)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8) 源容器应符合GB/T14058-1993中5.3的要求,照射容器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超过表2-1中的数值。 表2-1 照射容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
7移动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7.1现场探伤作业应使用合适的准直器并充分考虑γ射线探伤机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现场屏蔽等条件。 7.2探伤作业开始前应备齐下列防护相关物品,并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a)便携式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 b)导向管、控制缆和遥控; c)准直器和局部屏蔽; d)现场屏蔽物; e)警告提示和信号; f)应急箱,包括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 g)其他辅助设备,例如:夹钳和定位辅助设施。 7.3进行探伤作业前,应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7.3.1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15μGy/h。控制区距离的估算方法可参见附录C。 7.3.2在控制区边界上用现存的结构如墙、暂时的屏蔽或绳索、带子制作的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 7.3.3在控制区边界上合适的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工作场所”标牌。 7.3.4探伤作业期间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边界内。 7.3.5探伤作业期间还应对控制区边界上代表点的剂量率进行检测,尤其是探伤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辐射束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有必要可调整控制区的边界。 7.3.6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Gy/h,边界处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标牌,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7.4控制放射源运输的地点应尽可能置于控制区外,同时应保证操作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 8放射源的安全 8.1放射源的选用和退役 8.1.1按GB4075选定密封源的级别。对于工业γ探伤,无保护的密封源为43515级、装置中源为43313级。 8.1.2退役或不用的放射源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退还给设备制造商或其他经授权的废物管理单位进行处置,并有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 8.2放射源的储存和领用 8.2.1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放射源(或带源的探伤装置)的储存库。储存库应为单独的建筑,不能和爆炸物品、腐蚀性物品一起存放。储存库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源容器出入源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8.2.2工作间歇临时储存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控制源,应在专用的储存设施内贮存。放射源储存设施应能做到: a)严格限制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防止放射源被盗或损坏,并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采取任何损伤自己或公众的行动,储存设施外应有警告提示; b)应能在常规环境条件下使用,结构上防火,远离腐蚀性和爆炸性等危险因素; c)如其外表面能接近公众,其屏蔽应能使设施外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μSv/h或者审管部门批准的水平; d)门应保持在锁紧状态,钥匙仅由授权人员掌管; e)定期检查物品清单,确认探伤源、源容器和控制源的存放地点。 8.2.3储存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2.4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放射源管理组织,制定领用及交还制度,建立放射源领用台账,明确放射源的流向,并有专人负责。 8.2.5领用含放射源的源容器或照射容器或连同源与容器的探伤装置时,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源容器或照射容器内。工作完毕交还时,再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其中,并将放射源及其容器放回原储存坑存放。装置的领用和交还都应有详细的登记。 8.3放射源和照射装置的运输和移动 8.3.1放射源的货运运输要求按GB11806有关规定执行,应满足A类与B类运输货包要求。 8.3.2在公路上运送照射装置时,司机和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国际对其有关的要求。 8.3.3照射装置应置于储存设施内运输,只有在合适的容器内正确锁紧并取出钥匙后方能移动。 8.3.4在工作地点移动时应使用小型车辆或手推车,使照射装置处于人员监视之下。 (5)《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22448-2008)。 按照“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和“防护最优化”原则,本项目取2mSv作为职业照射约束值,取0.25mSv作为公众照射约束值。 2.9 环境保护目标我公司的施工地点遍布于全国20多个省份,主要是在野外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无损检测,使用地点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但由于工作条件一般都是在野外并且一般都在晚上作业,故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施工场地的辐射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和周围活动的公众,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要求见表2-2。 表2-2 环境保护目标及要求
※:辐射工作人员共12人,每个施工场地探伤安排2人。 |
3.1 地理位置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一号17号楼B座,公司地址与环评阶段一致。 3.2项目内容及规模我公司现有8台X射线探伤机,无γ射线探伤机。X射线探伤机台账见表3-1。 表3-1 X射线探伤机台账(2017年10月更新)
3.3 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3.3.1 X射线探伤机工作原理 X射线探伤机是利用X射线对物件进行透射拍片的检测装置。将胶片固定在探测部位的一侧,通过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对受检工件焊缝处所贴的X线感光片进行照射,曝光后取下胶片盒,当射线在穿过裂缝时其衰减明显减少,胶片接受的辐射增大,在显影后的胶片上产生一个较黑的图像显示裂缝所在的位置,即可鉴定物件质量与缺陷部位。 X 射线装置主要由X 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而X 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高电压加在X 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速电子轰击靶体产生X 射线,其工作原理示意图见图3-1。
图3-1 X射线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3.3.2 X射线探伤机工艺流程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作业方式为现场探伤,其具体工艺流程见图3-2。
图3-2 X射线机现场探伤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项目X射线探伤机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1)工作人员将X射线探伤机运至探伤现场,根据受检设备和工作确定射线检测的具体参数; (2)现场负责人员,探伤工作人员与受检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共同确定现场射线检测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并划出控制区和监督区,在控制区及监督区边界上拉上警戒线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灯; (3)防护人员与有关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一同确认控制区及监督区内无非探伤工作人员后,离开控制区,在监督区边界进行警戒; (4)职业工作人员检查并确定射线装置完好无损,穿戴必须的防护用品,检查个人剂量计、报警仪及通讯器材运行正常后,对工件探伤部位贴胶片; (5)职业工作人员离开探伤现场控制区,拉上警戒线,在控制区外开启开关,X射线探伤机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6)探伤结束时,关闭X射线探伤机,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7)探伤人员回到室内进行洗片、评片。 项目工作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X射线及废显影、定影液及废胶片。 3.4探伤工作人员及工作制度工作人员:12人,每次探伤只安排2人。 工作时间:全年工作180天,每天平均工作5小时。 射线装置工作时间:每年拍片3000张,按照每张拍片时间3分钟计算,射线每年探伤机出束时间约150小时。探伤作业每年产生的废显(定)影液约300L,每年产生废胶片约200张。
|
2012年11月,我公司委托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于编制完成了《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3年1月,湖北省环保厅对该报告表予以批复。在认真研读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础上,对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4.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 建设单位: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一号17号楼B座。 建设性质:改扩建。 项目内容与规模:建设单位现有9枚类Ⅱ放射源(配套有5台γ射线探伤机)及8台X射线探伤机(管电压最大为350kV,管电流最大为5mA),五年内拟增加3枚Ⅱ放射源和3台X射线探伤机。建设单位现有X射线探伤机及放射源情况详见表4-1和表4-2。 表4-1 环评阶段X射线探伤机参数及数量汇总一览表
表4-2 环评阶段放射源参数及数量汇总一览表
4.2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4.2.1主要污染物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X-γ射线、废显(定)影液及废胶片。 4.2.2 污染途径 探伤作业时,X-γ射线探伤机通过发射X、γ射线进行无损检测工作。X 、γ射线对人体有损伤,照射的越多,对人体伤害越大。《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探伤作业完成后,对拍摄的底片进行显(定)影过程中产生的一定数量的废显(定)影液及废胶片,产生的废显(定)影液及胶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6感光材料废物、非特定行业。 4.3 辐射环境监测与辐射影响分析4.3.1辐射环境监测 2012年9月28日,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站对建设单位现场探伤区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为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采用451P型X、γ射线巡测仪,监测结果显示: (1)X射线探伤现场场所控制区(探伤人员操作位)X-γ辐射剂量率为3.8μSv/h,监督区边界为0.17~1.60μSv/h。 (2)γ射线现场探伤监督区边界X-γ辐射剂量率为0.276~1.70μSv/h。 4.3.2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根据辐射环境监测结果估算得出辐射工作人员的最大年有效剂量当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辐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20mSv/a的要求,同时低于《关于加强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鄂环办[2009]75号文)中规定的辐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2mSv/a的要求;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辐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1mSv/a的要求,同时低于《关于加强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鄂环办[2009]75号文)中规定的公众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0.25 mSv/a。 4.4环评结论4.4.1结论
本项目使用X-γ射线探伤机及放射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桥梁的无损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产业;移动探伤作业经距离防护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符合辐射防护“实践正当性”的原则。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探伤场所主要位于石油及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现场,施工场所具有流动性,但主要分布在郊区和山区,周边情况均较空旷。且本公司在现场探伤时均选择在晚上下班后,空旷地点进行,现场探伤场所周边无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因此,该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通过预测分析可知,本项目探伤作业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受到的附件年有效剂量分别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对辐射工作人员、公众附件年有效剂量20mSv/a、1mSv/a的要求,同时满足《关于加强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鄂环办[2009]75号)中规定的关于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年有效剂量约束值2mSv/a、0.25mSv/a的要求。
建设单位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辐射工作人员满足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计划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有较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基本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49号令、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和第18号、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鄂环办[2009]75号)的相关要求。 (5)事故风险风险 本项目X-γ射线探伤使用的是类射线装置,在探伤机使用过程中,因探伤设备、防护设施故障、不规范操作、无关人员误入探伤工作场所等原因,致使人员受到X、γ射线直接照射。由于建设单位制定了完善的操作规程,且有响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规划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及检测仪器等措施,故放射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后,建设单位具备其所从事的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和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该项目运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符合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故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项目的运行是可行的。 4.4.2建议 (1)严格落实操作规程,按照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档备案; (2)在进行移动探伤作业时,探伤机出束方向应避开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按照“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和“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探伤作业; (3)规范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做到每人一档,专人负责; (4)建设单位应将洗片中产生的废胶片、废显(定)影液严格按照国家环保相关标准贮存,并与具有回收危废资质的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回收处理协议; (5)在项目建成试运行三个月内需向湖北省环保厅上报竣工环保验收申请。 4.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于2013年1月对《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批复意见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和辐射工作种类、使用范围 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一号17号楼B座,该公司现有核技术应用项目于2007年12月取得原湖北省环保局批复,项目内容包括:配备了5台移动式γ探伤设备和8台X射线探伤机,使用Ir-192、Se-75共9枚Ⅱ放射源,未来5年内拟增加3枚Ⅱ放射源和3台X射线探伤机,用于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桥梁的无损检测,作业方式为现场探伤。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二、同意报告表编制内容及专家技术评审意见。你公司应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并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三、你公司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辐射管理机构和职责,完善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并严格实施。 (二)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三)加强辐射防护和安全知识培训,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个人剂量计,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 (四)加强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监测计划,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每年年底应于每年1月31日前编写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请武汉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该项目辐射环境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 五、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化,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5.1 环境保护制度落实情况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γ射线现场探伤项目委托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审批。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5.2辐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5.2.1辐射安全防护管理机构 我公司已成立了以芦少翔为组长,王伟湘为副组长及相关组员组成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负责我公司辐射防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该工作组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附件6)。 5.2.2辐射管理规章制度 (1)岗位职责 我公司制定了《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职责》、《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辐射安全领导小组救护员职责》、《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物资供应员职责》、《辐射安全工作人员职责》,并将相关规章制度悬挂在墙上醒目位置。明确了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和辐射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确保探伤作业的安全进行。 (2)操作规程 我公司制定了《X、γ射线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详细阐述了开机前的各项检查,需采取的防护措施,开机前和使用中需注意的事项,探伤作业结束后的程序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在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X、γ射线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可确保探伤作业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 (3)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我公司制定了《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明确了辐射工作人员岗前专业知识和防护知识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的每年一次健康体检。辐射工作人员进入辐射工作场所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控制区及监督区需悬挂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并配备声光报警器。 (4)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我公司制定了《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明确规定了X、γ射线探伤机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制定具有无损检测资质的专人负责管理,管理责任人应及时填写X、γ射线探伤机运行记录,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发现射线装置隐患,立即申报检修维护,及时整改,使射线装置处于完好状态。每年将X、γ射线探伤机送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5)辐射安全防护自行检查和年度评估制度 我公司制定了《辐射安全防护自行检查和年度评估制度》,明确了定期对探伤工作现场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设施的安全防护效果进行检查,核实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发展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 我公司定期编写X、γ射线探伤机使用的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并于每年1月31日前把上一年度的报告向武汉市环保局和湖北省环保厅备案。 图5-1 相关规章制度上墙照片 5.2.3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体检落实情况 我公司为12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并按相关规定每季度将个人剂量计送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附件10)。 表5-1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辐射工作人员的2016年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在0.1639-0.1972mSv之间,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辐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mSv的要求,同时满足辐射工作人员管理约束值2mSv/a的要求。 我公司于2017年2月安排12名辐射工作人员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监护档案,体检结果见表5-2。 表5-2 2017年度体检结果一览表
5.2.4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计划落实情况 我公司已制定《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15名辐射工作人员已参加省级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并获得了合格证书,且在有效期,详见表5-3。 表5-3 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和防护合格证书一览表
5.2.5辐射环境监测计划 我公司制定了《X、γ射线辐射监测计划》,每次探伤作业时都对现场探伤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5.3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通过现场调查,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按照环评报告及其批复、相关法规要求落实了以下措施,各项环保设施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1)安全警示灯、警戒绳及警示标识。 图5-2 警示灯、警戒绳及警示标识照片 (2)辐射防护用品及辐射监测设备。 我公司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铅防护服、X-γ射线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及个人剂量计等辐射防护用品及辐射监测设备,如图5-3。 图5-3 辐射防护用品及辐射监测设备照片 5.4危废的处理情况我公司已制定危废管理制度,废显(定)影液用大胶桶中存储,废胶片暂存在专用柜中,并设置明显危废标志,废显影定影液及废胶片由浙江环益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统一回收。 图5-4 废显(定)影液及废胶片收集装置 5.5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情况对照本项目环评报告表及环评批复文件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落实情况见表5-4。 |
表5-4 环保措施要求对照结果一览表
|
|||||||||||||||||||||||||||||||||||||||||||||||||||||||||||||||||||||||||||||||||||||||||||||||||||||||||||||||||||||||||||||||||||||||||||||||||||||||||||||||||||||||||||||||||||
5.6执行环保部3号令、18号令情况
表5-5 3号令、18号令落实情况一览表
5.7环保投资落实情况我公司X射线探伤核技术应用项目实际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实际环保投资13.3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8.9%,该项目环保投资具体落实情况见表5-6。 表5-6 环保投资落实情况一览表
6 验收环境影响调查
6.7 剂量估算通过对武汉三联特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现场探伤场所及其周围的辐射环境监测结果,可以估算出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成员所受到的照射剂量。 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X-γ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HE-r=Dr×t×10-6 其中: HE-r: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mSv; Dr: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 t:射线年照射时间,h。 根据监测结果及现场探伤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探伤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率按最大值3.455μSv/h,扣除本底监测值后为3.358μSv/h。根据公司提供的使用情况,操作人员一年操作探伤机运行工作时间约为1500小时,则辐射工作人员受照时间为150小时,由于公众在监督区外极少停留,所以将公众的居留因子取1/16。 工作人员及公众成员所受外照射剂量计算有关其参数见表6-3。 表6-3 职业人员及公众所受外照射剂量估算结果一览表
由表6-3可知:我公司探伤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职业人员和公众可能受到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504mSv和0.009mSv,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年有效剂量约束值20mSv和1mSv的要求,同时满足本项目的剂量约束值2mSv 和0.25mSv的要求。 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上一篇:没有了